2006年10月26日--如家登陆美国NASDAQ市场
2006年12月15日--锦江之星作为重要资产随锦江酒店在香港上市,随后获得上市募集资金的50%——12亿港币用以发展
2009年11月--锦江之星通过资产置换回归A股市场
2009年11月20日--7天酒店登陆美国纽交所
2009年12月14日--季琦表示汉庭的上市时间知道但不能说
一连串的数字,中国经济型酒店的4大巨头先后都作为资本的宠儿显示了超强的敛财能力,这无疑在乍暖还寒的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在这些鲜亮的数字下面还有无数的“先烈”——那些兴奋的投入经济型酒店市场铩羽而归的人们,也包括这些资本宠儿曾经或正在进行的为失误而作的大额买单行为。
经济型酒店在国内的产生很早,1997年锦江之星就在上海的锦江乐园旁边开出了第一家店,随后的新亚之星、中州快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这个概念真正的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还是在2002年的如家出现之后,一是利用时尚媒体的批量炒作,二是利用2003年非典期间分体空调不会带来交叉感染的概念着实让经济型酒店火了起来。随着新品牌的不断出现、新酒店的不断开张,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了大家出行住宿的主要选择。伴随着如家2006年的上市,更是让人们对这一业态刮目相看。时至今日,这一业态已经像一匹无法被拉住缰绳的骏马飞速奔跑起来,作为一个曾经在这一行业两家最顶尖公司的从业人员和重点参与这一行业概念的炒作人员,我想就目前的现状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我不想和大家去讨论那些连锁、品牌的普通概念,而是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当前的经济型酒店面临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机会在哪里?)。
第一:为什么要做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为什么会火?可能无数人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可是无数人又都栽倒在这个问题上。
做经济型酒店源于满足一个市场细分——中小型企业的商务客人,这部分客人占了全国商务客人的80%以上,甚至可以说是9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很多场合阐述帕累托的二八法则在酒店行业的实际应用,从全球范围来看,20%的高端商务客人由于他们的商务活动是全球范围流动的,他们入住的都是国际知名品牌的高端酒店,这正是国内酒店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没有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也是国内的高端酒店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的主要原因。而80%的中小型商务客人出行的选择主要是本土的商务酒店,这就为经济型酒店的产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当时的国内这一档次的酒店其实数量庞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市场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品牌连锁酒店发展的沃土也就助长了他们的高速度跨越式增长。这一二八法则为大品牌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另一个在国内市场的二八法则应用会在后文提出。写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确的回答了前文提出的两个问题。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一业态的基础在于它们选择的市场细分,如果偏离了,就会面临巨大的问题。
第二:经济型酒店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一帆风顺吗?真的是搭上经济型酒店的大船就能赚的钵满盆满吗?大的品牌连锁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这里不去探讨那些没有形成规模的、或者是漫无目的的做经济型酒店的品牌)?
随着大家看到暴利的来临,逐渐开始迷失了方向。而国外酒店业的发展则相对理性。
以国内经济型酒店从业人员顶礼膜拜的法国雅高集团为例,在其酒店板块发展过程中,他们最早建立了中档酒店品牌Novotel,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雅高并没有大力进入这一市场,而是下探转入经济型酒店市场,推出了IBIS品牌,接下来以多笔收购成功进入中高端市场。在进入美洲市场的时候,依旧是以大批次的购并经济型酒店连锁为主。我想这种操作主要是基于酒店的格局,也可以看成是类似金字塔的稳定结构,由底层的经济型为主向上逐层递进到高端超豪华酒店。那么国内市场遇到的问题就是在基座还没有稳定的时候逆规律而动的向上发展使一些品牌或多或少的遭遇到了一次滑铁卢。
1. 最早希望走向差异化经营的应该是汉庭,它们选择了在快捷酒店与中档酒店之间的一个空白市场,在2005年前后推出了汉庭商务的品牌,商务设施的提供、舒适的办公椅、双份的电话和宽带接线出口都使入住的商务人士眼前一亮,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大环境处于大品牌急速扩张、小品牌诸侯割据的时期,大家对经济型酒店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价格低廉的阶段,使汉庭商务这一品牌在当时的大力扩张受到极大的限制,汉庭无奈的选择走向当时混战的快捷酒店市场大力发展的道路,
2. 汉庭继而在2007年底率先在杭州推出了价格更实惠、产品很有特色的汉庭客栈,现已更名海友客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3. 接下来的是曾经创造了国内经济型酒店行业奇迹的如家,如家进军中档以上市场的品牌叫和颐,最先在上海和杭州开店,但时至今日生意均是很不理想,所以开发的速度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4. 曾经风靡一时的Motel268也很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自助门禁系统、自助商务区域、自助厨房、自助洗衣区域都是很好的亮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利润率也始终无法逾越其主流品牌。
5. 2008年中旬,锦江之星推出的百时快捷百元酒店也着实在市场上火了一把,居高不下的生意让集团赚了不少钱,如若不是各地行业监管的控制,这家酒店应该设计的更有特色。
上述几个实例无意于探讨各家酒店的成功与失败,因为在市场形势转好的时候曾经的失意都会过去,也一定会火起来,我只是想说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诸多的小酒店还在无序的竞争,价格战还充斥着市场,根基还没有稳定,大家在尝试蓝海的时候并无法舍弃自己生存的根本。毕竟我们前文提到的国内80%的商务客人对于目前的连锁品牌可能也就只满足了其中的2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汉庭的海友、锦江的百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事实告诉我们顺势而动是必须的。
第三: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很火,很多人都认为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发展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要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区块来分析,参见下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呈“卧T”型分布,以京津塘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连成了T字的一横,沿长江流域进入内陆为T字的一竖,这一沿线的经济发达也带来了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是目前国内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连锁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长三角地区作为“交叉点”更是凸现了龙头的地位。
而对应的其他区域又呈现出地区性的经济活跃区划,抛掉主要旅游城市,东三省区域、北部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南方区域都是自成一圈,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涌现出拥有10家以上酒店的区域性连锁已经远远超过100个品牌,而从经营上来看,在其所在区域这些品牌的经营能力丝毫不弱于大品牌在该区域的同档连锁店。这里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另一个二八法则,由于中国版图的广博,那些经常入住大品牌连锁的商务个人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可能也就是20%的比例而已,他们还将面对80%以上自己所属区域的自有中小型商务客人,这无疑也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无论对于大品牌还是小品牌市场都是远远没有“饱和”。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抽样调查说明:2009年第三季度,纳入全国旅游星级饭店经营情况监测网共有433家星级饭店,监测网按星级分布为:五星级87家、四星级98家、三星级129家、二星级102家、一星级17家。按地区分布为:除湖北、河南、甘肃和西藏等4个省区没有及时提供信息外,其他各省区市均提供了有关信息,其中,东部251家、中部68家、西部114家。数据来源于赵焕炎老师):
表一:全国旅游星级酒店第三季度经营情况统计
数据告诉我们:
第一:市场细分必须重视: 4-5星级酒店出现了明显的员工低流动率,说明大家已经没有可以流动的地方,这源于生意的明显下滑,全球性的危机带来的问题在这里凸显,印证了我们前文所说的20%全球流动的高端商务客人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商务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与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高端酒店的问题如出一辙。
第二:在基础不稳定的时候盲目上行风险确实很大:从整体上来看,三星级以上酒店的营收和利润在第三季度全部呈下降趋势,而伴随的是出租率在增长的同时平均房价下降,这说明高端酒店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的手段其实也很简单,也开始了简单有效的减价策略,这是因为80%的市场是足够大的,还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各路诸侯前来蚕食。
第三:市场远未饱和:中西部作为本土消费市场的主力体现了明显的增势,作为每一块独立的区域他们都将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于品牌来说,在发展上不要急于纵向,而是在横向上更关注基础的稳定,小品牌抓住大鳄们还没有精力重点攻击的机会大力发展才是正道。
经济型酒店的“火”其实还会长期的猛烈燃烧下去,因为它们解决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出行住宿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市场也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可是一下子火过了头总会带来很多的弊端。如果大家能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审视自己,大家还能够像在刚刚步入这个市场的时候那样的精准分析市场,可能都会做得更好,所以在目前热火朝天的时候大家冷静一下,多做分析,多添一些燃料,必然会将这个市场燃烧成为熊熊烈火。
评论
未登录
游客
2009-12-29
笔者更深层次的分析了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客源细分化,给那些刚起步做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值的参阅。
游客
2009-12-28
“火”是汉语中用来表示“势”的程度的一个字,它被借用到商战中可以说是一个妙用神来之笔。该文用“火”与“更火”的辩证关系来表述和分析经济型酒店这一初兴未艾的行业的现状,可谓是有其独道之处。“火”是市场经济中商家无一不渴求的获利之势、之时,但要借其势燃旺自己,却不是每个商家都能做到的,有的可能是“以借风势”,有的可能会“火中取栗”、有的可能会“火烤胸前暖”;但也难免会有被“火烧连营”、“釜底抽薪”者,关键看玩火者的智慧、技巧和能力了。善玩火者会生火、助燃、煽旺,不善玩火者则后果不堪设想。善点火而寻机乘势煽旺,借火势而取栗者乃玩火之高手也。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再旺之火由何人、何时再煽旺乃市场玩火者之最大希冀和成功。
游客
2009-12-28
经典之作,分析得很到位,足见作者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之深入,问题是怎样进行接下来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