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旅游分销高峰论坛有感之二--滴滴香醇 意犹未尽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王京 2009-12-14 00:00:00

在大家可以承受的时间和精力限度内提供最高质量的内容,是全世界任何高质量的商业会议的生存之道。 诚然,本次会议依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平心而论,这次会议是我参加过的组织最出色的一次行业会议, 正所谓“滴滴香醇,意犹未尽”。

  作为本次中国旅游分销高峰论坛的主持人,用“惭愧”来形容我的第一次主持经历似乎再合适不过了。无论您是否知道,这是我第一次主持类似规模的会议。由于缺乏自信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准备不足,难免要出一点小纰漏,竟然把 “麒迅旅行网”错误地说成了“麟迅旅行网”,在此向麒迅旅行网优秀的团队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时,我也为没有给大家带来太多的惊喜而感到愧疚,在很多环节没有及时制造更多有深度的冲突或高潮而让大家感到了一丝平淡。

  在大家可以承受的时间和精力限度内提供最高质量的内容,是全世界任何高质量的商业会议的生存之道。 坦言,虽然本次会议依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平心而论,这次会议是我参加过的组织最出色的一次行业会议, 正所谓“滴滴香醇,意犹未尽”。

  质量高,我想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接待酒店环境和硬件条件一流,服务标准高,会议选择在12月份的深圳举行,气候宜人,可谓天时地利。
  
  第二:议题顺应时代热点,关注度高,所谓人和。

  第三:参会代表层次高,演讲嘉宾有真材实料。所谓各路英雄狭路相逢,拔剑论高低。

  第四:会议组织水平高。会议事无巨细,任何环节都大意不得,主办团队更是一人多能,我想很多人都看到主编何芳那纤瘦的身躯,在停车场微笑着举着牌子引导会议代表上车的动人场景了吧。

  再说说“小组座谈环节(Panel)”,最近参加过大大小小很多旅游业和呼叫中心行业培训和会议,都或多或少设计了互动为目的的小组座谈环节,我看到的场景多是3至5名专家坐在舞台上,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地发表自己的演讲,直到观众睡着…

  尽管如此,为什么小组座谈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观众期待的是冲突的发生以及嘉宾幽默自信甚至略带夸张的表达,我想这就是她最诱人之处了,“英雄所见不同”在座谈环节上比相互的赞美是不是更加值得推崇?

  理论上来说,小组座谈有更多的未确定性,相对主题演讲更加容易出“意外”,座谈嘉宾有可能出不小心或故意爆出猛料,由此带动了台上和台下听众的交流和互动,会场的气氛也由此推波助澜更加热闹起来。

  我想今后如果我们在以下几点做的更好的话,将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第一:尽可能引导座谈嘉宾畅所欲言。部分座谈嘉宾是在会议前5分钟前才刚刚相互认识,我猜每个人知道在公开场合面对面地反驳或者批评别人很可能使他们看起来很无理,更何况大家都是中国人,来自礼仪之邦。最后的结果是相互之间的赞美和客套多了一些,观众的耐心少了一些。

  第二:足够多和好用的麦克风。如果我们希望的座谈是一个充分互动、活泼精彩的对话,那么每位演讲嘉宾都要有自己的而且好用的麦克风,观众们看着麦克风在台上传递或者看着嘉宾无助的拨弄麦克风...瞬间迸发的激情会突然死亡。

  第三:希望各位座谈嘉宾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会议之前,各个环节的主持人已经与各位座谈嘉宾就可能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沟通,但或许由于公务繁忙,有部分演讲嘉宾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演讲嘉宾在台上不咸不淡地回答问题,其平铺直叙完全无法激起听众的热情。 

  第四:座谈嘉宾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随时想着台下的观众的感受,“互联网的未来有多美”又或者“科技将改变人类旅游的未来”等等所有人都知道的废话希望更少得听到。
 
  第五:座谈环节主持人要勇于挑战座谈嘉宾,多数情况下由于主持人和会议组织者刚刚相熟,这使得他们不敢设计或者制造与座谈嘉宾或者座谈嘉宾之间或者与观众之间的冲突。

  最后还要顺便提提2个不满意,请您别对号入座,如果感觉被得罪了,请您千万不要往心里去,因为这也是我的自勉。

  一是对部分演讲嘉宾的PPT的抱怨。英文中有个词叫“KISS ”,但这里指的不是亲吻,而是指 “Keep It Simple Stupid”,希望演讲嘉宾更多像Priceline的Glenn 学习,简短但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让人过目不忘,加上他在会场内外自始至终的谦和有礼的风度,的确很让人受用。此刻起,我成为Glenn的“粉丝”。

  二是咱们中国人包括我本人的餐桌礼仪,就是一些啰嗦废话,愿意听您就听听.餐桌礼仪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讲究一些并非多此一举,从暂时离座时餐巾应放在哪里,到如何稳妥安静的咀嚼食物,到礼貌的要求传递盐瓶…如果这些平日不留意的细节您都做好了,我想您的自信就可以优雅得体的体现在餐桌上的语言沟通中了。国际性的会议是展示中国人文明和风度的绝佳场所,尤其是环球旅讯这么多国际友人的参与,今后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国内来宾的各方面要求就更高了。

  对于绝大部分已经开始习惯参加环球旅讯主办的分销论坛的嘉宾来说,我打赌组织者从现在开始就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思考如何把在下一次会议上为大家提供更多的 “惊喜”和“物超所值”,把它打造成中国旅游分销行业论坛的金字招牌。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点击此处,参与中国旅游分销高峰论坛专题讨论。发表你的观点,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游客

2009-12-24

0
回复

找个职业的电视主持人可以主持得比你好.但只是念念稿子,缺乏业内人士的亲切感和深度!我认为不过不失,完全没必要苛求自己!相反,我倒是认为应该提高同声传译的水平,以及提高对会议时间的控制,时间拖得过长,所有人最后都累得不行.

游客

2009-12-23

0
回复

说说你心目中的成功的标准吧?

游客

2009-12-23

0
回复

如果这样还算成功的话,明年还搞的话,我真不去了

游客

2009-12-17

0
回复

这次没能参加很遗憾,在网上关注大会的进行。炒总真是不容易,据说组织的很好啊。数分销论坛,还看今朝啦!给你们掌声鼓励!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