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降租后,酒店加盟商的韭菜更好割了?

胡彪 环球旅讯 胡彪 2025-11-25 11:12:02

新周期

01

前阵子,一位加了我有小半年的读者A总小窗联系我。

他是华南某四线城市的一位工程老板,在当地做工程近20年,微信头像是自己坐在路虎揽胜的主驾驶上。

前些年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靠着茅子、华子加商K这一套,A总在当地接了不少大项目,用他的话来说,顶峰的时候一年盖十几栋楼,造价好几亿。

但这几年地产不太灵,四线小城的工程业务几乎停滞,茅子的价格也一路从3000腰斩到现在1500,今年他索性把公司的二级施工资质低价处理了,说想转行干酒店。

“我考察过,这几年租金下降了不少,施工、装修这块我熟能省不少钱,你帮我参考参考,哪些酒店品牌比较好?我资金也不宽裕,很多工程款没收回来,最好两三年就能回本......”

听他说到三年回本,我意识到他可能不太懂现在的行情,于是把暑假写的《房价大跳水,酒店业遭遇最差暑假?》转给了他,让他仔细评估其中的风险。

没过多久,A总的语音又飘了过来,“风险我懂,你可能不了解我们这边的情况,这几年旅游是风口,去年全市叫的上名的酒店,就开了三十几家,再不进场就晚了......”

吃到地产红利的A总对自己的判断信心十足,在他看来酒店行业是让他东山再起的又一次发财机遇。

话到这份上,我也只能摊摊手。之所以提示A总注意风险,除了现在酒店市场内卷严重,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进场容易踩坑之外。

还有另一个更大的隐忧,是房地产过剩的余波,正在加速向酒店市场传导,导致酒店供给进一步过剩。

就在前几天,瑞银发布了一份中国2026-2027年经济展望的研报,其中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大篇幅的分析,我摘出了其中几条数据。

18.8%:研报估算中国内地整体的房屋空置率为18.8%,高于美国(10.5%)、德国(8.2%)等发达国家。

25.4个月:从2010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平均库存去化月数为25.4个月,研报预测当前国内约30个月的库存,要在2027年中期才能回落到2010年以来的水平。

(资料来源:UBS

简单翻译一下,瑞银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周期,还将再持续近两年,预计到2027年中期才有望结束。

如果再单独看各地写字楼的空置率,就更高了。

参考仲量联行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的甲级办公楼空置率,上海为24.1%,广州为23.2%,深圳为27.6%,杭州为25.3%,成都为34.0%。另外,大连、南京、西安、天津、武汉的甲级办公楼空置率均在3成以上。

02

大量的写字楼和商业地产空置,很多业主被沉重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迫切想要盘活资产,怎么办呢?

两条路,要么降租要么干脆自营,转型成酒店、公寓、民宿等等业态,即便酒店业务不赚钱,只要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维持物业价值,产权方就愿意尝试。

实际上,为了解决写字楼空置问题,这几年各地都在推动“商改住”相关政策落地。

比如,今年7月底出台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

在城市主中心、副中心区域,强化核心功能,鼓励商务楼宇兼容科技创新、商业酒店、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功能

鼓励存量商业楼改成酒店、公寓等业态,旨在提升商业楼的使用效率。

除了政策端的“商改住”趋势之外,从资产端来看,空置物业流入酒店市场的情况可能也在提速。

比如,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银行直售房”。所谓的银行直售房,说白了就是断供的多了,银行为了不让房子烂在手里,自己挂牌拍卖。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近期都在线上拍卖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其中,地方城商行与农信社的挂牌规模尤为突出。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在京东、阿里资产交易平台上,2024年上半年以来,四川农信系统出售的房产标的数量超过25000个(未去重,下同),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有11000个。

如果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这类银行直售房产的成交率并不高,但有几类资产比较抢手。

一种是闹市区的商业用房,地段绝佳的标王。例如,兰州城区的一家火锅店竞价超过200轮。

第二种是办公用的写字楼,这类物业通常位于城市核心区,有完整的产权,比较适合改造成酒店、宾馆,也受到市场追捧。例如兰州农商行在兰州市区的两处办公物业,竞价都超过50轮。

所以总结下来,无论是政策端“商改住”,还是“银行直售房”现象,本质上都是在给过剩的房地产库存,向酒店市场导流。

03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际市场情况,我特地找酒店业者Q总聊了聊,从他的观察来看,最近这四五年,写字楼物业改酒店的加盟商比例一直在增加。

但写字楼改酒店,是不是一定能稳赚呢?

“说实话,大部分写字楼位置都还可以,但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公摊面积太大,得房率低。”

“举个例子,同样100间房,有人用3000方的物业就做出来了,你6000方的写字楼也做100间房,那平摊到每间房的租金是不是高了?”在Q总看来,写字楼改酒店,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顺着酒店投资的话题,我们聊到了当下酒店投资人的状态,按正常逻辑,在目前的经济周期下,投资人应该越来越谨慎。

但Q总随后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坦白说,现在很多加盟商,还停留在过去的路径依赖上。经济上行期的时候,很多加盟商开酒店赚了钱,把红利当成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做酒店开始赔钱了,就各种抱怨品牌,抱怨市场,抱怨OTA吸血......”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酒店投资人,还是以短期投机的“短线”选手为主。很多投资人融资、贷款加杠杆,把全部身家投在一个酒店,就指望它来发财。

“比如,一个酒店要投 2000万,他自己可能只有几百万,然后找很多亲戚朋友凑一凑,再贷款贷几百万,加上装修,又要多欠几百万。一开业资金就会很紧张,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还债的压力又很大,去哪里谈回报呢?”

也因为赌徒式的酒店投资太多,作为酒店品牌方的Q总这几年也婉拒掉了许多项目。

“之前武汉高铁站有一个单体酒店,经营了8年,隐蔽工程都已经坏了,有投资人想把它转过来,做轻翻新,后来我帮他算了一下,按照他的定位,投200万进去做轻改造,三年之后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了。”

“乐观的情况下三年也许能把钱赚回来,但等于是三年白干,没有意义,如果高举高打全部翻新,又面临漫长的回报周期。”

“还有东莞的一个项目,我也给它否决掉了,租金太高,已经占到了预测营业额的45%,我认为这个有极大风险,大概率是帮房东打工。”

在Q总看来,酒店业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优化周期,表面上是优化落后的酒店产能,实际最终还是在优化投资人。

“因为酒店淘汰了,还会有人再进来,重新再来进来的投资人,一定是比较理性成熟的投资人,所以酒店投资人的这波教育和优化才刚刚开始。”

胡彪

爆料和交流请联系hubiao@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