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朵上市看中国酒店13年变幻

“大不同”的背后,是资本面对不同形势下的态度。

近期,亚朵终于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吸引了旅游酒店人的目光,已经多年没有中国酒店集团在美国上市了。

而上一次中国酒店集团赴美上市受人关注,还要回到7天、汉庭时期。

2009年,7天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第二年,汉庭(华住的前身)在纳斯达克上市。笔者试图从三个公司的上市事件(尤其是亚朵和7天的上市对比)浅析中国酒店市场的巨变与不变。

一、现象:13年前后,上市之路的“大不同”

1、发行份数与融资规模的差距

  • 亚朵本次上市,ADS发行份数仅为475万份,融资规模0.53-0.624亿美元;
  • 2009年上市的7天,发行ADS 1010万份,融资1.111亿美元;
  • 2010年上市的汉庭,发行ADS 900万份,融资1.1025亿美元。

相比之下,亚朵本次上市的融资规模差距显著。

2、从创立到上市的时间差距

纵观3家公司在上市前的成长历程,不由感慨历史的变迁与轮回。

7天创立于2005年,2009年11月上市,不足5年时间;汉庭创立于2005年8月,2010年3月上市,同样不足5年;2家公司的成长与上市之路可以用“快速崛起、一锤定音”来形容。

亚朵创立于2012年,2022年上市,历经整整10年。而且,亚朵4次冲击IPO,募资规模一再调低,其曲折过程也与前两者形成对照。

3、成长股与绩优股

备注:当时的7天招股说明书同时列出2008年1-3季度以及2009年同期的净亏损分别为1.85万元和0.11亿元。

由上表看出,2009年的7天、2010年的汉庭,门店规模均不到300家,客房规模不足3万间,远远少于今天的亚朵;前两者在上市前的营收规模也与现在的亚朵相差甚远。从盈利性来看,7天当时处于亏损状态,只是从2009年1-3季度与2008年同期对比来看,亏损量大幅缩减;汉庭直到上市前一年才刚刚扭亏为盈。反观亚朵,上市前2年一直处于盈利状态,最近一年的盈利远超前两年。

当年的7天、汉庭主要强调不断增长、潜力无限的市场需求与自身的快速增长潜力,强调成长性;相比之下,亚朵描述中高端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既有规模与现实盈利的优势。

4、较单一的经济型品牌与“社群+IP”的中高端品牌

7天、汉庭在首次上市阶段都是较单一的经济型品牌,汉庭当时尽管拥有汉庭酒店、汉庭快捷、汉庭客栈三条产品线,但全是经济型,后续才逐步走向多品牌谱系之路。亚朵拥有A.T.HOUSE、亚朵S酒店、ZHotel、亚朵酒店、亚朵X酒店、轻居六大住宿品牌,覆盖中端、中高端、高端和豪华四个细分市场,主打“酒店+社群+IP”的酒店生态。

二、“大不同”背后的原因剖析

“大不同”的背后,是资本面对不同形势下的态度。“亚朵”们的艰难,是疫情因素导致的偶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1.时代变迁,经济环境变化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2009-2010年,尽管刚刚经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亟待复苏,但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2020-2022年的新冠疫情却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环境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疫情严重阻碍人们的正常出行,依赖人口流动的旅游酒店领域更是遭遇巨大的冲击。

2.市场需求与行业变化

一方面是酒店经营对应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从十几年前商务、休闲旅客期待干净、安全、便利的住宿环境,催生了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到前几年的中产阶级兴起、住宿消费升级孕育了包括亚朵在内的一批中端酒店品牌,终端消费者构成和需求在不断变化。近几年,随着新冠疫情爆发且持续,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和信心受到不利影响,单次消费水平与消费频次双降的消费降级出现,需求较为低迷。

另一方面是酒店品牌扩张所面对的项目投资需求变化较大。2005-2010年间,物业租赁成本较低,经济型酒店的投资回收期通常在3-5年,现金流稳定,资金回报率高,大批项目投资人涌向经济型酒店市场,为品牌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经济增速减缓,租金节节攀升,酒店项目投资回收期延长,甚至部分项目出现入不敷出、资金链紧张等情况,投资人群体信心不足,投资动机减弱,酒店品牌扩张面临巨大压力。

3.资本对行业的态度变化

十几年前,资本看好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商务休闲市场,应运而生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具备现金流稳定、投资回收期短的投资属性,而平台化优势,包括会员忠诚度计划、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专有IT系统等又助其实现快速复制和扩张,近乎完美的商业模式让资本兴奋,促成了当年的7天上市神话。

这几年以来,随着各种风口的层出不穷,相对传统的酒店行业已经不再是资本眼中的香馍馍,加上2020年以来疫情的不断冲击,酒店市场竞争激烈,缺乏强吸引力的“故事”,自然难以得到资本的青睐,上市道路的曲折便在情理之中。    

三、以管理输出为主要路径的差旅住宿经济底层逻辑

这类差旅住宿经济的发展最终依赖于两类客户,一类是每家酒店经营活动面对的终端消费者,另一类是酒店品牌扩张面对的项目投资人群体,只有这两类需求者愿意买单,并且提供长期信任和支持,酒店管理公司或品牌才能可持续发展。投资人的根本目标在于盈利,或者叫投资回报,品牌需要服务好第一类客户(终端消费者),打造可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第二类客户(投资人)实现盈利目标,从而继续合作甚至追投新的合作项目。

以上两类客户满意了,品牌便踏上了康庄大道,也具备了吸引资本的“故事”。

基于此,无论是否已经上市,酒店品牌都需要真正夯实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不但包括系统性的平台建设,还包括专业化团队培养;既能“上天”,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变革,完善商业模式;又能“入地”,团队在具体项目上能适应“水土”,做好开源、节流与客户服务等运营工作,并平衡好项目投入与产出的辩证关系,为投资人实现投资回报,最终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魏正环
魏正环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23 篇

旅游酒店领域资深人士

魏正环:扎根以酒店为代表的旅居住宿领域17年,先后就职于中国旅游集团、粤海国际、锦江(及原铂涛)等企业,拥有投资方/业主方、管理方、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等多种角色的实战经验,操盘过酒店项目的投前、投中、投后等各阶段与全流程运作。尤其擅长从产业经济角度洞察行业趋势、用趋势给企业创造价值、酒店全过程资产管理、项目旧改定位与实施等领域。现阶段专注于研究旅居住宿领域的本质与趋势,欢迎各位同仁联系探讨问题或者寻求合作。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查无此人

2022-11-22

0
回复

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前面打下的根基,也不会有后面一层层的高墙。

每一代新产品都是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去伪存真。

而每一个国家的酒店业,都有其独到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和欧美日韩相比,我国的酒店业虽然发展迅速,规模迅速变大,但并不成熟,问题也很多。

一个国家的酒店业,怎么才算是真正的成熟呢?投,建,融,管,退相互支持,环环相扣,过程透明,交易理性。

第一,需求和供给相对平衡。人均拥有客房数与实际住宿需求相当。新进入者需要证明必要性以及不会带来恶性竞争。

第二,供需精准匹配。无论哪个收入阶层,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匹配的酒店。既没有为了所谓的面子来盲目奢侈消费,也没有因为价格低而得不到正常的品质保证比如潮气满屋的无窗房。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