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民航的未来,翼哥一直抱有美好的憧憬。
至少从体量上看,我国民航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市场规模很大,当然机会也不会少。
不过,未来是走出来的,至少在当下,中国民航尚处于极度困难之中。
对此我们要有全面、充分、清醒的认识。
一、今年的旺季几乎都成了史上最淡
最淡的春运:年初因为多地出现疫情扩散,各地号召“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外出”,民航经历了史上最淡的春运。
最淡的暑运:7月初民航刚刚开始复苏,并开始盈利。但在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遭到疫情突袭,此后扩散至多个城市,民航暑运遭受重创。
8月份,全民航仅运输2241万人次,可以说这是史上最淡的8月份。
最淡的黄金周:9、10月虽然所有回升,但是受福建、黑龙江疫情影响,十一黄金周又是比较惨淡。
进入10月下旬,西北发生疫情,并迅速扩散至全国,这一轮疫情甚至比年初春运期间、暑运南京疫情扩散范围还要广。
第四季度可谓是淡上加淡。
二、艰难的持久战
翼哥一直认为,民航业不仅仅只是短期亏损这么简单,很可能将陷入持续的困境当中。
困难持续的时间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
如果把民航的抗疫战争比作抗日战争的话。
可能也将是一场持久战。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有这么一段话。
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
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
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对于当前的民航恐怕也是如此。
觉得民航毫无前途、一败涂地,或者是迅速复苏、很快盈利都是不可取的。
对于当下的民航,被疫情反复冲击,依然是精疲力尽、凄风冷雨。
去年近千亿的亏损,今年估计也要差不多了。
对于大航空公司来说,屡屡巨亏。
对于小航空公司来说,失血过多。
所以,有公司开始破产重整,有公司资不抵债、有公司换了股东、有公司开始买房子卖地!
想好好活着,很难。
关键这样的日子还不知持续多长时间?
是2022年?还是2023年?亦或是2024年恢复?
现在谁都不敢轻下结论。
从民航月度客运量来看还处于震荡状态,何时上行还不好说!
三、还有几个冲击
今年以来,油价已大幅上涨。
相比开车的人都有同感。
航空公司也开始恢复征收航油附加费。
在低客座率的情况下,征收航油附加费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实际上,翼哥对征收航空附加费一直持有不同意见。
航空公司一边票价大幅打折,一边征收航油附加费,这是什么骚操作?
因为都是旅客掏钱啊!
去年不要缴纳民航发展基金,今年是要缴纳的,虽然又打折了,但全民航也得交个4、50亿吧。
过去一年多,人民币经历的大幅升值,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汇兑收益,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航的业绩压力。
但人民币毕竟升值幅度已大,过多升值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发展。
同时未来美国货币政策走向也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人民币更多的呈现了双向波动。
将来B737MAX也有可能恢复运营,相当于一下子又要增加百架左右的运力。
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此外,民航遭遇的最大危机莫过于:在不知不觉之间,疫情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习惯。
人们更倾向于周边游。
股市有一句话:
多头不死,空头不止!
也许没有公司破产、倒闭、重组,没有行业的出清,很难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