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评论员投稿,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2025 Q3的Expedia财报,提供了一个比往年更清晰的讯号:公司转型已从“调整”进入“验收”阶段。
对一家在全球OTA巨头群的间夜量位于后段、场景延伸不如Airbnb一大步踏入本地生活、间夜量不如Booking一季达3亿量级的平台而言,这并非轻描淡写的评论,而是数据、区域市场与产品组成共振后出现的成果。
本季重点也并不在于某个品类的瞬间突围,而是Expedia在业务线之间建立的“互补关系”确定成形:B2C美国市场增量回归首位、延续基业,B2B在亚洲市场迅速增长,AI则成为降本增效率的利润率稳定器,使公司能在不均衡的全球旅游复苏中,维持相对一致的节奏,并且在全球OTA群落中维持价值,而非被更大的巨头分食。
价格与效率
构成业务增长的基石
若从财务切入,Q3的Expedia并没有讲出一个华丽的增长故事。
B2C总交易额213亿美元、年增7%;收入29亿美元、年增4%,增速最高仅为个位数的中缘。间夜量虽年增11%,是欧美OTA中最高,但因总量仍小于Booking与Airbnb,绝对增量只属温和。
表面上看,增速大致仅位于产业中位数,但从细部拆解,这些增长反映的是,过去几年策略调整后,Expedia正在逐步回收它想要的结果。
最明显的信号是利润率。本季B2C的EBITDA利润率达41%,较去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这不只是营销支出下降,而是营销效率连续四季改善,加上供应链成本调整。与Booking类似,我们认为这与AI介入研发、营销投放与客服后的降本增效高度相关。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面向是“价格即策略”。Expedia将“为旅客创造更多价值”列为三大优先策略之首,而这个价值的核心其实就是“更具价格吸引力”。电话会议中提到,为旅客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优惠,夏季促销的优惠房源数量增加两倍。
这些现象看似是单纯的价格战,但在促销之下仍能拉高利润率,代表经过One Key会员机制整并与基于AI效率的人力调整,Expedia能够在与众OTA进行价格竞争的前提下,创造盈利能力。
从整体财务结算也可以印证:Q3运营利润为10.36亿美元、利润率23.5%,较去年提高4.7个百分点,也比前两季运营利润合计(4.15亿美元)高出1.5倍。能同时降低价格、提升利润率,对OTA而言意味着策略齿轮的确开始顺畅运作。
美国市场的
恢复与防御
本季全球间夜量成长11%,为三年来最高,而转折点出现在美国市场。美国间夜量年增接近两位数,是疫情后最强的一次;更重要的是,Expedia上调Q4与全年展望。考虑本次财测调整覆盖美国政府关门期间,市场解读自然偏向正面:美国消费端不只是反弹,而是重建在众OTA间的竞争力排序。
美国是Expedia的核心战略市场,(Q3)约占60%客源与35%目的地份额,也是 Booking一直垂涎并尝试撼动的区域。在过去两年Booking的美国份额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本季Expedia的三大核心品牌同步改善,显示基业回归掌控。若以全球间夜增量衡量,Booking仍大幅领先Expedia,但若聚焦于美国客源地,Expedia的成长速度已呈现出久违的优势,间夜数与交易额都有明显改善。
若从航线观察需求,美国入境旅游在Q3已接近去年同期,欧洲至美国的年增率自Q2回升,亚太至美国客流加速,美国市场的恢复呈现多来源支撑。加拿大虽然承压,但在季度后半段已有改善。美国市场复苏之际,上述角度共同形塑Expedia在美国市场的防御格局,Booking等业者要在美国市场“弯道超车”已更为不易。
在美国以外,欧洲、中东与非洲的B2C夜数接近两位数成长,亚太更超过20%。这些增长与美国市场回稳形成互补,使Expedia的B2C不再是“美国基业受竞争侵蚀、海外增长有限”的旧格局,而是逐渐转向“美国回稳、海外加速”的新生态。虽然海外增长仍需仰赖B2B渗透,但三大B2C品牌的同步改善使整体业务回到可控状态。
B2B
重新找回增速的第二事业曲线
若说B2C巩固了Expedia在美国的根基,那么B2B则撑起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增长轴。本季B2B交易额93.8亿美元,年增25.6%,高于Q1(13.8%)与Q2(17.2%)的增速;营收13.9亿美元,年增18%,亦高于Q1(13.7%)与Q2(15.3%)的增速;增速不但连续17季度维持两位数,也比Q1、Q2明显加速,代表这条曲线已重新进入更健康的轨道。
本季B2B的运营利润为3.41亿美元,约为B2C的三分之一。相较于B2B在交易额中接近半数的份额,利润占比仍偏低,但这反映的是Expedia在海外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刻意使用B2B作为低成本渗透工具,暂时不寻求高利润输出。
对规模不大的OTA业务而言,B2B因佣金率低,常给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印象,这也提供许多B2B批发商能以规模崛起的空间。但Expedia透过Rapid API、ARC Travel,以及与航空公司、银行、信用卡组织、在线与线下旅行社合作,让美国以外的市场成为成本效率最高的间夜来源。
同时,汽车、广告、保险等品类逐渐挹注营收,使Expedia的B2B事业从“住宿资源”过渡到“全旅游商品供应矩阵”。这种“B2B供应链输出”的模式,让Expedia不必复制Booking在各地重金投放的B2C打法,也无须像东亚OTA那样投入大量本地化内容,只要将供应链能力打包输出,供当地懂市场的采购商分销。
目前B2B核心业务来自美国以外,增速最高的正是亚太与欧洲。若与B2C的增长并读,就能看出Expedia全球业务的双箭头:美国靠B2C防御,境外靠B2B进攻。
找回市场
也找到方向
2025Q3的Expedia,与其说是旺季效应,不如说是它在巨头竞逐中确认自身定位的一季。三大B2C品牌同步改善、美国市场重回增长、B2B的增速再起、AI 带来效率提升,以及对Q4与全年的上调预期,让投资人看到Expedia已经在过去几年策略调整后,具备一套能穿越周期的运作逻辑。
Expedia既没有走向Airbnb的本地生活路线,也不是复制Booking的copycat,而是找到一条与自身实力/专业相符的定位:以美国为B2C基地,以B2B在全球延伸,以价格及效率作为底层竞争力。
这不是最耀眼的故事,但却是一套最能支撑长期竞争的模式。在全球旅游市场进入分化时代的当下,Expedia的市值虽居五大OTA平台的末位,但它用一季财报,让人看到一个资深平台能不被时代淘汰的实力。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