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近日正式启动运营。
作为中国首座 “五跑道” 机场的核心配套,T3航站楼正式投运。这座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让本就跻身全球超大型机场行列的白云机场,再度扩容服务能力。
可在光环之下,交通不便的吐槽声、外航缺席的冷清态,以及国内航司疯狂内卷的现实,却让这份“扩容成绩单”显得有些沉重。
先聊聊,最让旅客抓狂的交通问题。
按理说,新航站楼启用该带来更顺畅的出行体验,但相比地铁直达的T1和T2,最新出炉的T3的接驳地铁路线,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芳白城际,即地铁22号线的北延段)无法与航站楼同步开通,其目前的交通似乎给旅客设了“惊喜关卡”。
在社交平台上,被航司临时改了航班到T3的旅客一脸茫然,发帖求助去T3的最便捷路线。

作为一名家在白云机场附近的广州本地人,我算了下从最近的地铁站去T2、T3航站楼的时间,分别为13分钟(地铁直达机场北)和23分钟(地铁到高增站+打车)。

看上去时间似乎大差不差,但如果对于赶飞机、还有拿着大件行李的乘客来说,中转上下的麻烦和等车的时间,让出行的体验感有了落差。
但话说回来,为了弥补暂时没有地铁直达的硬伤,为了让旅客出行更顺畅,官方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选择“地铁+T3航站楼公交专线(运营时间几乎与地铁运营时间同步)”,还可以乘坐城际列车往返T1、T2、T3三座航站楼。


图源:广州越秀发布
不过,即便交通设施尚未完善,T3的启用,还是让白云机场作为“中国首座五跑道机场”的噱头支棱起来。
T3投用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设计容量提升至1.2亿人次,加上五跑道并行运营的格局,也让起降效率理论上大幅提高。
让人惊讶的是,如此大规模的扩容,T3目前暂时未有外国航空公司入驻。
据官方消息,首批进驻T3的航司,只有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吉祥航空、奥凯航空五家国内航司,且东航的国际航班仍暂留在T1运营,T3偌大的国际区域,尚未有外航的身影。
从市场角度看,T3初期运营的航班以国内航线为主,10月30日当天仅21架航班在T3起降,后续将逐步增加。

图源:广州白云发布
对比上海浦东、香港国际机场等成熟枢纽,广州白云机场仍有提升空间:
- 上海浦东机场在国际中转量、航线网络和航权开放度方面优势明显;
- 香港机场凭借航权政策和中转服务,长期保持国际中转竞争力;
- 广州白云机场通过扩建工程和流程优化,提升国际中转能力,未来有望缩小与上海、香港的差距。
在外航尚未入驻T3之际,白云机场的扩容成了国内航司“内卷”的新舞台。
东航、吉祥等航司刚搬进T3,将与留在T1、T2的南航、海航等国内同行争夺客源——大家都在国内航线市场发力,从票价优惠到服务升级,竞争日趋激烈。
五跑道带来的起降增量,本可用于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吸引外航合作,但目前暂时只是国内航司增加国内航班密度的“工具”。
其实,对于旅客而言,“五跑道”、“大扩容” 的光鲜名头,远不如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航线选择来得实在。
若想让T3真正撑起“国际枢纽”的名号,白云机场未来应该更加积极开放并吸引外航入驻,从简化中转流程、提供政策支持到完善国际旅客服务,逐步打造国际化的运营环境。
毕竟,真正的航空枢纽,不该只有“大”的体量,更该有“通”的活力——既能让国内旅客顺畅出行,也能让国际旅客愿意选择,这样的扩容,才更有意义。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