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拼命涌入,谁能读懂中国入境游创富密码?

黎展铺 环球旅讯 黎展铺 2025-10-05 16:01:28

入境游成为可持续红利

2025年,中国入境游市场复苏势头依旧强劲,且持续升温。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上半年全国出入境总量达1.7亿人次,同比增长15.9%,其中,外国人出入境3805万人次,同比增幅高达30.2%,中国港澳台地区出入境1.36亿人次,同比增长12.4%。

在9月10日,2025环球旅讯峰会主论坛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处处长杨靖、上海国旅旅行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铮、AOT亚洲奥德赛联合创始人刘君,在海择资本创始人罗海资的主持下,围绕《China Travel,重新定义入境游财富浪潮》,共探入境游浪潮背后的驱动逻辑与思考。


(从左到右依次是:罗海资、杨靖、王铮、刘君)

以下为对话实录,内容有删减:

罗海资:上海文旅局在海外推广中很有特色--很少有地方旅游局能在海外平台积累超百万粉丝,你们五个平台合计已超两百万;而且能感受到你们对入境游客的用心,比如专门制作韩语地图,想请您分享,上海入境游在营销中有哪些特别惊讶、能打动外国游客的案例?

杨靖:我们在海外平台拥有比较高的粉丝,主要还是得益于上海这座城市开放的风气。事实上,在文化旅游合并前的旅游局时代,我们就重视入境游工作,并开始运营海外社交平台,有先发优势。

从宣推来说,我们把大部分的资源、研究力量和人员投入入境宣推。其中,日韩、东南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入境游客基石市场。今年,我们在韩国首尔、日本大阪世博会都做了两场推广活动,效果很好,深扎这些近程市场、稳固客群,才能给上海入境游市场带来最大收益。

至于有没有特别惊讶的营销方式,说实话我感觉很难。现在的传播形态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疫情前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媒体和碎片化传播环境下,把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困在信息茧房里。

像甲亢哥的中国行这类通过KOL宣传目的地的案例,在业界觉得传播力很强,但其他行业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立足行业特性,关注能带来真实转化率、营销效果的宣传,我觉得可能更有意义。

进一步来看,线上宣传动不动几百万关注率,未必能给线下旅游带来实在好处,毕竟旅游需要现场体验,景区、点位、项目的承载量有限,过度宣传反而会降低体验度,这是我们现在做推广要多考虑的。

罗海资:您1993年入行,从基层做到高层,精通德语且了解“一带一路”周边多地客源情况。站在您的行业经验和企业视角看,此轮入境游浪潮的驱动因素有哪些?相比以往,市场呈现出哪些关键特征?

王铮:我学的就是德语,1993年大学毕业进入上海国旅,一直干到现在,有30多年了。经历过入境游的高潮和低潮,现在等于是迎来入境游的“第二春”,这首先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出台很多利好政策才爆发的。

还有疫情后国际航班快速恢复,加上对于老外来说,来中国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着他们。多重因素下形成入境游的财富浪潮。这里面有两个明显变化:

一是马路上的老外多了,特别是上海打响“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口号后,入境游客就迅速恢复。今年上半年达到了414万,按照这趋势,全年恢复到2019年800万的巅峰水平应该没有大问题。

国际大都市入境游标准是每年超1000万,东京、巴黎等都在千万以上,高的有两三千万,上海离这个目标不远。而且很多人认为2025年最大的旅游投资就是做入境游。据摩根士丹利估算,未来10年,入境游有望为中国带来累计1.7万亿至4.5万亿美元的收入,其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也有望在10年后上升到2%到4%。

二是这波财富浪潮的关键,在于高净值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深度停留。我刚入行的时候,公司就一直强调要如何延长老外在上海的停留时间,尤其因为这个问题,得出两个关键词:高净值和深度停留,它们具备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国际公认每年可支配净收入超100万;二是每年至少两次远程旅游;三是旅游旺季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四是教育水平一般在中等以上。

这些客人不想要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旅游,而是希望获得深层体验,比如健康修养、文化沉浸,这是入境游要关注的群体,也是这波财富浪潮的突出表现,他们给经济带来四方面好处:

高净值游客背后是客单价高、消费升级,集中在高端住宿、奢华体验(高尔夫、私人包船)、中医理疗、温泉SPA,以及沉浸式非遗体验、高端演出等。

第二,这些高端人群在一个地方比普通游客逗留的时间长,整体的单客收益就比较高。有专家统计过,一个入境游客带来的周边消费约为4.2万元,高净值游客会更高。

第三,这些高净值游客,他们的需求对应的是高品质旅游,进而倒逼旅游目的地和机构提供高端旅游服务,形成新的产业或带动整体产业链的发展。

第四,口碑传播很高效。高净值人群一般也是社交圈的意见领袖,一次成功旅行会带动同圈层客群来中国,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波高净值人群因深度停留而驱动入境游财富增长的浪潮,在数据上也能表现出来。2024年中国大陆入境游消费942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77.8%,今年推出的离境退税销售额也同比去年增长58%。

罗海资:多数入境游旅行社因复购问题只能做B端,难以触达C端,但你们AOT不仅做到了,还实现了客户复购。想请您分享具体是提升复购的?又有哪些目的地适合向海外游客推广?

刘君:我们AOT亚洲奥德赛在旅游界应该算是一个以入境游为主的新平台,主要针对的是欧美客群,包括多语种的老外用户提供中高端定制的旅游服务。与国内大厂广泛砸资源烧市场不同的是,我们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每次只挑准一个目的地做。

而且我刚进入这行的时候,恰逢行业最低谷,当时在北京、上海几乎接不到什么大的订单,几乎所有的订单都集中在OTA了。但我们发现,云贵川、西藏等地方,客人还是离不开我们机构的帮助,于是我们当时就组织了北京小分队深入西藏做定制。

提到复购,其实海外客人(除商务目的)多是来亚洲旅游,而不只是来中国,他们还会穿插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在旅游计划里面,但中国仍是他们Top级别的选择。而只要客人适配我们的定制师和产品,就能持续复购。

复购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花在产品和沟通细节上的时间会大幅减少,不用再做行前准备。我们复购最高的客人,今年定了九次产品。

现在,我们的业务正在慢慢从“点”扩展到“面”,从西藏出发,在上海、北京、桂林、成都、张家界也设有业务点,香港、新加坡,还有最近正在调研的日本也在筹备当中,尽可能地让我们的产品符合客户需求,给他们一种基于产品的归属感和共鸣感,也就是要打造出客户认同的产品或服务。

比如,我们现在做到的24小时管家式服务陪伴客人,只要有网络,就有我们AOT的旅行管家在,客人对此的反馈和认可度都很高。

黎展铺

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姓名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