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存量时代,AI如何成为酒店经营的新引擎?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5-09-26 12:14:30

AI已来,势不可挡

中国酒店行业正在迈入深度存量时代。开店数量仍在攀升,但消费增速未能跟上扩张步伐,行业增长出现明显分化与疲态。运营、人力和供应链多重压力叠加,成本上升、回报周期延长,中小酒店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相比之下,头部连锁企业依靠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标准化运营模式,依旧能够高效扩张,行业内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客群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追求性价比的学生,到注重舒适和长期居住的银发旅居人群,再到追求个性化体验的年轻家庭和差旅人士。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迫使酒店重新思考管理模式,传统经验与规模优势已不足以应对。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成为行业关注的新引擎。无论是洞察用户行为、优化运营流程,还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AI正在从“锦上添花”转向“核心驱动力”,成为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能的关键手段。

9月10日,在2025环球旅讯峰会举办期间,腾讯智慧文旅“酒店经营增长捷径与AI智能体构建实践”交流活动也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汇聚了行业与技术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如何驱动酒店业的新一轮增长。

01

增长路径重构:

“精准画像→私域自营→AI辅助”

会上,腾讯智慧文旅解决方案负责人杨海川直言,酒店行业当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数据认知不足、精细化运营困难,以及AI落地门槛过高。

过去十年,酒店几乎完全依赖OTA来理解和触达用户。然而,随着下沉市场和新客群的崛起,由OTA提供的交易数据,已无法回答酒店的一个关键问题:“谁是我的核心客户?”

人口迁徙和跨区域消费使身份信息与实际消费地出现偏差,这让中小酒店在选址、定价和产品创新上普遍缺乏有效参考。

为解决这一困境,杨海川提出了重构数据底座的方案:

  • 利用腾讯LBS和应用生态评估城市或商圈整体潜力;
  • 洞察目标客群的消费能力与出行习惯;
  • 对比竞品客流与舆情;

通过AI自动生成分析报告,让数据能力从大型集团的专属资源,变为中小酒店可直接使用的运营工具。

目前,已有4家酒店集团通过小程序实现营收破亿,8家集团会员数突破1亿,小程序订房平均增速达11%,营收占比接近19%。

背后的逻辑清晰:OTA获客成本高、扣点多,压缩了利润空间;私域运营不仅能沉淀用户关系,还能通过AI实现二次触达和复购转化。实践数据显示,AI驱动的会员运营,其转化效率比传统人工提升50%以上。

这一趋势意味着,酒店正在从“依赖渠道”向“主动经营用户”转变,利润不再完全依赖OTA。私域发展推动酒店数字化从“浅水区”迈入“深水区”。不过,数据和私域仍不足以支撑行业升级,重点在于AI能否真正落地应用。

针对AI在酒店行业的应用场景,腾讯聚焦于“AI四大角色”:

数字投顾:为投资人和加盟商提供选址及回报分析;

数字管家:提升住中服务体验;

数字店长:支撑门店调价、活动策划及运营管理;

数字董秘:将复杂数据转化为高管可直接使用的决策报告。

在大型酒店集团的试点中,AI助手能够在5秒内处理包含十个子诉求的请求。这一智能化运营能力,使中小酒店降低了数字化门槛,也让大型集团提升了规模复制效率,为后续的服务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可以看到,从数据洞察到私域运营,再到AI驱动的服务与管理,腾讯智慧文旅正在帮助酒店沿着“看不清用户”→“精准画像”→“私域自营”→“AI辅助”的增长路径稳步推进。

02

服务模式重塑:

AI聚集功能响应,员工聚焦情绪价值

尽管数据和AI可以显著优化运营,但如果酒店想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核心落脚点仍然在于服务。

某酒店集团技术负责人M总在会上分享时指出,“酒店行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住宿业,而是一个全链路的服务行业,住前、住中、住后,任何环节都可能影响客户的整体体验。”

他将酒店行业的核心业务总结为“三要素”:空间是骨架、服务是血液、营销是食粮。空间决定硬件条件与地理位置,营销解决引流与营收,而核心仍然是服务。

这一服务链路覆盖整个入住周期:住前包括预订、沟通和确认;住中涵盖入住、房间服务及餐饮;住后则涉及退房、评价和回访。环节复杂而繁多,任何疏漏都可能影响客户的整体体验。

在价值层面上,酒店服务可分为功能性价值和情绪价值。功能性价值是指那些重复性、低价值但必须完成的工作,例如接听电话、搬单和点评回复;情绪价值则体现在关怀与个性化上,例如主动问候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如果让员工把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系统操作和搬单上,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永远无法显现。”他补充道。

这正是AI切入的关键所在。它能够接管重复性、低价值任务,从而释放员工,去创造更多情绪价值。为此,M总提出“零培训”原则:员工无需被系统束缚,他们唯一的任务是面对客户,提供高价值服务,而重复性的工作则交给AI处理。

目前,AI已在酒店的多个环节落地应用:

前台接待环节,AI可以快速完成入住与退房操作;

在投诉处理方面,AI能实时响应,并在必要时推送至总经理;

在点评管理中,AI可以即时生成高质量回复,帮助酒店保持口碑。

与传统SaaS相比,AI更像“虚拟员工”,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执行并反馈,最终直接交付结果。

随着AI深入应用,酒店组织架构也在发生变化。M总表示,“未来的酒店架构将是总经理在顶层做战略,AI做中层调度,员工做底层执行。中层是AI的天下。”

一定程度上,这种模式让人力资源真正聚焦于人与人的互动,同时借助数据可视化实现全链路监控、24小时服务和实时运营优化。

未来五年,随着AGI的逐步实现,酒店智能化将逐步普及。M总航预测:“未来60%的酒店会让AI接电话,30%的酒店由AI负责工单调度,20%的酒店营销将完全自动化。再往后,清扫和叠被等工作,也可能由机器人完成。”

03

AI加速跨界协同

旅行业迈向全域智能化

AI能力在不断拓展,酒店数字化的边界也在被重塑。业内已有企业尝试打通酒店、景区、交通与餐饮等多业态的智能体协同,以腾讯智慧文旅为例,其方案正在推动形成覆盖全程的智慧旅行管理体系,打通酒店、景区、交通与餐饮等多业态的智能体协同。

这意味着,酒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自身客户,还能实时洞察目的地消费链条,实现跨界增值。这类探索也折射出一个趋势:跨行业的整合已成为旅业智能化的重要方向。

虽然VR、AR、XR等沉浸式体验在景区已有商业化实践,但跨行业整合仍需时间。随着AI逐步成为连接酒店、景区、交通与餐饮的纽带,客户体验将更加流畅和个性化,同时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总而言之,AI正从局部应用走向全链路协同,成为推动酒店与旅行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未来,AI与人的协作将重塑组织架构,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智能生态也将更加清晰。随着跨界合作的加速,行业正迈入全域智能化的新阶段。

罗銮銮
罗銮銮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118 篇

环球旅讯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