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假期的第一劫,是酒店早餐排队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5-04-08 07:00:00

隐形福利变流量密码?

到酒店炫早餐,已经是大家无需言说的默契。

但没想到,清明假期的“第一劫”,竟是从酒店早餐排队开始的。

“班尼迪克蛋还冒着热气,手冲咖啡带着微酸香气,现烤可颂层层酥脆。”拍照发圈,一气呵成。

朋友圈光鲜,姐妹群里却全是吐槽:“早上7点排队半小时抢煎蛋,面包区再慢一步只剩空盘,咖啡机前排长队,吃完这顿早餐比赶高铁还累。”

在社交平台上,从“万豪的班尼迪克蛋”到“希尔顿的现做小面”,这些关键词常年霸榜,甚至有游客直言:选酒店有70%是冲着早餐去的。

“同爱好,所以现在出行都住酒店不住民宿。”

“SPA靠边站,度假最爱的项目就是酒店自助早餐。”

这波热度催生了第一轮早餐内卷:年卡、季卡、9.9元早餐券层出不穷,汉庭的肉夹馍档口、全季的担担面窗口、桔子酒店的橙皮牛肉面.....

早餐,早已从面包牛奶变成地域味觉的探索。为了照顾赶时间的住客,不少酒店推出了早餐打包服务。

然而,这一创新也对酒店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提升服务的同时,维持效率和成本控制,尤其是在食品供应链和人员配置上。

早餐的变化,不仅是“吃”的升级,它也反映出行业的关键趋势。这些趋势,又将如何塑造酒店行业的未来?

在4月2日的旅讯Live中,环球旅讯邀请峰景文旅副总经理魏正环与广州旅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瀚明,共同探讨酒店早餐打包背后的行业动向,直播由环球旅讯主编唐佳振主持。

01

早餐打包

是“刚需”还是“失控”?

“我经常在酒店打包早餐,原因很简单——赶时间。”李瀚明一语道破重点。

作为常年穿梭于机场与酒店的“空中飞人”,他的早餐需求极其明确:快、便携、能单手操作。

“早上6点半起床,7点出门,根本没时间坐下来吃。我习惯把早餐打包,一边开车一边在红灯前吃。”

李瀚明认为,如果酒店不允许打包,等于放弃了竞争力。“那我为什么不直接订一家不含早餐的酒店?省下的钱去麦当劳,十几块就能解决,既方便又自由。”

在他看来,酒店早餐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同行,而是来自整个社会餐饮体系。

“如今的酒店,周围写字楼、商场、便利店随处可见。如果早餐坚持‘必须堂食’,只会倒逼客人选择更灵活的选项。”

尤其在企业差旅成本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许多人住得离客户越来越远。“比如要去陆家嘴,住在张江或金桥。若要在酒店吃完早餐再出门,时间太紧张。”

他提出,酒店可以从运营角度优化,比如提醒顾客提供合理数量的打包盒,或者设立外带窗口。“但不应该通过行业‘标准’来强制规定,这样太僵化。”

“我在厦门住过一家酒店,早餐设有自助打包区,顾客可以自取打包盒,挑选食物,称重收费,类似便利店的模式。虽然额外收费,但整个过程高效流畅,而且食物品质也不错。”

实际上,酒店早餐的灵活性在不同场景中都能找到实际的需求。

例如,李瀚明曾在上海住过一家酒店,酒店位于一个小区内,很多当地老人早上带着小孩选择到酒店吃早餐。

“价格合理,大人20元,老人和小孩一起50元,比自己做饭或在小区内花费20多元做饭更划算,且早餐种类丰富。既然餐厅已经在那,酒店自然也充分利用起来。”

02

早餐内卷

是"加分项"还是"成本黑洞"?

过去,客人提出打包,多是因赶早班机、临时变动,或孩子拿了吃不完的糕点水果,家长出于节约才会提起。

“但现在,打包场景明显增多。”魏正环注意到,有客人餐后坐了十几分钟,临走前再向服务员要打包盒,“这种情况以前极少见,现在却成了常态。”

这看似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实则是酒店主动服务升级的结果。而这种变化背后的一个重要推力,正是酒店自身。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特别是面对OTA平台来的新客,为了评分和流量,只要不违反安全规范,哪怕超出SOP流程,也尽量满足。”

当行业陷入"讨好型服务"的竞争,高星酒店陷入“品种越多、浪费越多”的循环,而经济型酒店则在人手和运营成本上苦苦支撑。

为破解成本困局,部分高星酒店开始重构会员体系,将免费早餐转为折扣权益,试图通过需求筛选缓解运营压力。

“在传统酒店的早餐服务中,食材成本约占40%,人工成本为20%到30%,能耗大约为5%到10%。一旦成本失控,酒店的运营和利润都将面临较大挑战。”

她分享了一个高端度假酒店的案例:为了提升早餐满意度,酒店使用了挪威三文鱼、北极贝刺身、自制西点等高端食材,虽然获得好评,但几乎不赚钱。

“更关键的是,客户选择度假酒店的核心诉求,本就不在于早餐。”她指出,若房价无法覆盖成本,就需要在“种类”与“品质”之间做出选择。

至于“早餐能不能打包、哪些可以、怎么打”等看似小事,实际关系到流程、品牌和体验。

在这个背景下,她并不主张制定行业统一标准。“酒店行业已经足够成熟,不同品牌定位各异,应保留灵活空间。优秀的酒店,能在市场需求、服务效率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标准的意义不在于限制,而在于让服务更明确、执行更高效。”特别是在早餐越来越成为酒店差异化加分项的今天。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推演之外,真正的服务智慧往往藏在细节里。

她分享了在成都酒店的一次体验。 “那次赶早班机,提前告知了前台。第二天酒店为我准备了一个打包袋,里面是三明治、酸奶、水果、湿巾,还有一张手写的‘旅途愉快’小贴纸。”

“东西不算多,但那种被照顾的感觉真的很打动人。”

毕竟,客人们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一顿网红早餐,而是旅途中那份“刚刚好”的温热与体贴。

以上为直播探讨的部分内容,想了解完整内容,请扫码观看回放。

罗銮銮
罗銮銮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66 篇

环球旅讯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