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那亚年年挨骂,年年又都人山人海?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4-06-11 10:21:40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端午期间,被誉为“北京人后花园”的阿那亚,再次引发用户吐槽。

在社交媒体上,部分网友愤怒表示“不会再来了!这是最后一次”。

•    预订了民宿,自驾车却开不进去,只能在外边支付停车费

•    由于未被告知车辆限制,导致行李搬运不便,且托运等待时间过长

•    用餐麻烦,外卖无法送达,社区内餐厅送餐慢,且需长时间排队

另一部分网友,则被阿那亚的住宿价格“劝退”。

那就不住里面了、四处转转得了。结果网友又发现:

门票无法单独购买,只能买价格更高的联票。

实际上,住宿贵、体验感不佳等争议,在阿那亚已经不是新鲜事。

去年端午节期间,游客激增和现场管理的混乱,就曾将阿那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事态的发展,可能已经远超阿那亚设计者的预想。

毕竟,阿那亚的最初定位,并不是某个大众景区。

本质上,阿那亚首先是一个文旅地产项目,后来才慢慢发展成网红打卡地。

它的属性原本就是二元化的:

  • 旅游美景与私人文化社区的结合体。

这种双重角色塑造了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商业生态。

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业主与游客之间的利益冲突。

现在阿那亚面临的种种争议,可能都是“大众景区化”的副作用。

更关键的一点,或许也和北京周边缺乏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有关。

所以鹤立鸡群的阿那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游客:

  • 以五一为例,仅北戴河新区就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其中阿那亚社区、阿卡度假区表现抢眼。
  • 据燃财经报道,每年有近40万人来阿那亚打卡,举办戏剧节、音乐节时,一天的流量就可以达到3万人。

另一方面,2024年以来高品质休闲游,也在悄然崛起。

在旅游消费力恢复缓慢的大背景下:

  • 人们开始摒弃那些浮夸而不实用的消费,转而更加注重那些能够带来精神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该省省,该花花"已然成为旅游消费的新动向。

于是,"微度假"这种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环球旅讯发布的《2024年Q2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超高收入群体在本季度的周边游次数主要集中在4到6次。

这从另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阿那亚经常挨骂,但客流不降反增。

而且高消费用户对阿那亚的吐槽,也比较罕见。

但无论怎样,大众游客选择了阿那亚,阿那亚也就需要做出回应。

是保持高端人群“精神乌托邦”的人设,还是迎合大众出行的新趋势,做出一定的调整?

这里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回答。

 

罗銮銮
罗銮銮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11 篇

环球旅讯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