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结束。舆论层面依然是喜气洋洋,“全国景区都像有1亿人”成为热词。
那么旅游消费的真相,又是怎样?
先看假期出行人次。交通部的数据是超过7.5亿人次,文旅部是1.19亿人次。
这里的差异,是因为旅游数据,剔除了诸如“回乡扫墓祭拜”的出行?不太清楚,笔者就以文旅部数据为准。
清明旅游出行人次,恢复到了疫情前的111.5%。从最近的几次节假日数据来看,2024年清明旅游人次恢复率,较春节有大幅回落,但高于2023年中秋国庆和2024年元旦。
这或许说明两个问题:
1、2024年确实没有报复性旅游了,但也不会出现2023年那种,上半年使劲“报复”、下半年后劲不足的情况。今年整体节假日出游情况会更加均衡。
2、2024年春节后,旅游出行人次的“大滑坡”效应,也影响到了清明假期的表现。
今年有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在“史上最强春运”的大背景下,节后出行需求似乎被“掏空了”。
和2023节后开年拼经济掀起的全国商旅热潮不同,今年节后只有“天水麻辣烫”这样的区域热点出现。今年节后,商旅需求可能并未顺利接棒休闲游,所以有了这样的热度断层。
在3月的机酒市场,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从酒店来看:
据STR数据,截止3.23日当周,国内酒店OCC为65.4%,同比-3.8%;ADR为438.2元/间,同比-2.8%;RevPAR为286.4元/间,同比-6.5%。
整体看,3月前4周国内酒店整体入住率、客单价仍弱于2023年。
从民航来看: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3月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5739万人次,对比2月有明显下滑。而这种态势在2019年并不存在。
3月仅17家千万级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同比2019年正增长;3月仅有4家千万级机场旅客吞吐量环比正增长。
好消息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来看,清明假期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恢复到了疫情前的113%,延续了从2023端午以来持续向好的态势。
从人均旅游消费来看,清明假期对比2019年的恢复率,止住了从2023中秋国庆到2024春节“节节下滑”的趋势。
尽管人均旅游消费力恢复较为滞后,但这也可能是因为旅游消费总盘子扩大了。
比如下沉市场涌现了大量的新用户,开始进入旅游市场,所以消费总量扩张、但人均支出被摊薄(@中国旅游研究院观点)。
从舆论层面来看,今年清明最有话题的目的地,依然是诸如天水、淄博、开封这类消费水平较低的城市。这或许也是一种佐证:自驾游+美食小吃,就是下沉市场清明旅游的常态。
旅游市场真正的大菜,还要看接下来的五一小长假。
我们继续对旅游市场保持关注。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