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宁江云)电子客票的产生颠覆了整个机票市场的运作方式。通过机票的电子商务化,票价变得越来越透明,航空公司与航空公司之间,机票代理人与机票代理人之间,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当然,这种竞争与演变,为普通旅客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实惠。而作为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的机票代理商,却不得不加快自身的电子商务化,才可以使自己在行业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2014年,是整个机票市场的又一个转折年,今年机票市场的变动更是风起云涌。航空公司在加快直销步伐、大型OTA在加快并购与扩张、传统机票分销平台上仍然火药味十足、电子商务导致参与者以及参与方式变得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的原因让机票代理人该何去何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行业。
机票业现状
今年航空公司异于往年的做出了强势发展直销的信号,而大型OTA也在频繁发起行业并购以及垄断,这将会进一步压缩传统机票代理人的生存空间。
国航在6月份宣布,决定自7月1日(以出票日期为准)起,将销售国内客运票证代理手续费率从3%下调至2%。而南航、东航紧随其后,也发布了同样的决定。
本以为这已经是今年航空公司下调费率的极限,而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还在后面,西部航空宣布,决定2014年8月13日上午十点整(以出票日期为准)起,将调整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西部航空客票代理手续费率从原3%调整为0%。
代理费调整为零,意味着什么?意味这机票代理人售卖飞机票无任何收益,多年来的机票代理人盈利模式将不再存在,机票代理人若不进行模式转变、获利方式转变,只能关门或退出这个行业。
未来之路
是否下调或者取消代理费,代理人就只能等死?从整个市场上消失?笔者认为并不会这样。即使是航空再想做直销,受直销需要的大量人力成本、无法处理提供代理人为旅客做的一些增值服务、无法接受大客户欠款等等因素影响,航空公司也无法实现代理人向旅客提供的全部服务。
所以,后期机票代理人仍会存在,但是,大家一定要开始转型,无论是现在仍和航空公司有谈判筹码的大代理人,还是毫无挣扎能力的小代理人。
那么机票代理人如何转型,才是值得讨论的内容。以下,是笔者想到的几种可能性。
1) 收取服务费
根据国外代理人经验,航空公司取消代理费后,代理人可以通过向旅客收取服务费来获得利润。但是这也不是一剂万能药,原因如下:
1. 国外旅客多行程复杂,且机票产品多和酒店、保险结合购买,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人员完成,因此,才可以收到手续费,如果只是简单的点对点航程机票,旅客也直接自己上网买了。
2. 国内暂无服务费对应发票。没发票旅客无法报销,如无法报销,商务客怎么会支付这笔服用呢?
3. 国内代理人比拼价格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如果收服务费,你收10元/张票,一定会立刻出现收9元的、收8元的、甚至不收的。
所以,这只是一条路而已。
2)扩展经营内容,经营打包产品
机票代理费取消了,那旅客就不坐飞机了么?这怎么可能。旅客该坐飞机还是要坐飞机,那么机票代理人如何通过售卖机票给旅客而盈利呢?
既然单独售卖机票已经不盈利,而旅客又要买机票,为了与航空公司直销渠道产生差异化,代理人应该丰富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通过机票外的附加值来盈利,并吸引消费者,如机票+酒店,机票+保险,机票+发票,机票+景点门票等等。
3)加强与OTA、旅游分销商合作
既然电子商务以及移动电商是大势所趋,作为市场参与者,机票代理人也应该顺势而为。
但是,想做一个自己的网站,或者成功推广出一个移动售票软件,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撑。因此,不如与OTA、旅游分销商合作,双方资源互补,机票代理人借助OTA、旅游分销商的系统、品牌、客户流资源,而OTA、旅游分销商也通过与代理人的合作,丰富自己的产品,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于与OTA、旅游分销商的合作,代理人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在上文已经提到,大家优势资源共享,各取所需。而“恨”则是若代理人与OTA、旅游分销商关系过深,容易被OTA、旅游分销商“绑架”,脱离不开OTA、旅游分销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建议代理人控制在OTA、旅游分销商的资源投放,将这上面资源控制在50%以内,而另外的50%还需要自建销售渠道,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被别人控制住。
或者将资源在多个平台投放,将鸡蛋放入不同篮子,不可将所有资源放置在一个地方,这样才有话语权。
4)做细分市场
市场是足够大的,一定有还没被发现的可服务人群,比如残疾旅客市场、携带宠物旅客市场、大件行李旅客市场等等。
虽然目前这些市场均有解决方案,但是还有可以提供的空间,如残疾旅客,虽然从候机楼到上下飞机,可以向航空公司申请轮椅等服务,但是,这类旅客前往机票和到从目的站到市区问题呢?申请起来也是很麻烦,有些代理费都没有,更何况旅客,为了偶尔一次的飞行,还要学很多专业知识么?
旅客的疼点就是利润点,还没人去解决才是市场。
5)做当地市场服务化差异
现在很火的一个词叫O2O,对于这个词,笔者比较认同58同城陈小华对这个词或者说行业的理解,O2O就是本地化服务,现在大家都在喊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大家通过互联网获取咨询、交易商品,但是,具体的服务还是要有人去做,去落实。
机票也是一样,有些服务还是要通过旅客出行地或者到达地人员才能提供。比如机场取发票、机场支付。这些是最常见的。而现在不能通过代理费赚钱了,要通过外延的服务、产品赚钱,那么应该更重视本地市场,本地市场才能让机票的外延服务更容易实现。
那是否有人考虑过,向通过自己购票的旅客提供餐食服务,旅客在机场的某个柜台凭手机购票短信、二维码或指定凭证,到某一柜台可领取一些可口餐食,餐食费用可以直接含在机票中,或者单独支付。
或者向通过自己购票旅客提供一些畅销的杂志呢?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视野》等便宜好读的杂志,整本阅读完,基本在3小时左右,差不多是旅客候机加飞行时间。
总之,利用当地优势,向当地旅客提供线下才可以实现的服务,通过线下服务,加上线上竞争。
6)微店
根据腾讯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微信月活用户数量增长势头不减。二季度末,微信和WeChat(微信海外版)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4.38亿。再结合我们上面的数据,移动端是未来电商大入口,而在移动端无疑目前微信流量最大,且目前在微信开店成本极低,用极低的成本,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流量,因此,微店不可忽略。但是,微店只是流量获得渠道,想产生利润,还要从产品、服务入手。
7)设立会员机制,积分管理,数据分析旅客需求,向旅客投放精准促销
为了增加旅客稳定性,会员积分管理还是很有作用的。通过积分管理,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也可以针对旅客开展差异营销。
另外,通过会员数据管理,还可以了解用户需求,对用户行为作出分析,向旅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
8)承接航空公司外包业务
航空公司是整个产业的最上游,要么适应航空公司,要么退出这个游戏。目前,航空公司要做直销,这已经是事实。
但是,受人员成本、企业性质等等条件限制,航空公司也不是所有事都能做,那么航空公司大力搞直销后,后续问题怎么办?一定要航空公司自己做么?既然代理人还希望在行业生存,人员又具备专业技能,是否可以承接航空公司某块业务?
比如呼叫中心,目前各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最高也就20%左右。如果将这个比例提升到40%或者50%,呼叫中心人员需要成本投入,但是,如果航空公司自己培养相关人员,人力成本又无法承受,代理人是否可以承接这些业务?这样,代理人继续在行业生存,现有员工上手快,具备专业知识,人工成本又低于航空公司,大家双赢。
以上,只是各种可能性探讨,未来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其不可知。机票代理市场无论如何改变,坐飞机的旅客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有人提供服务,只是利润来自航空公司、旅客,还是周边产品的问题,行业目前处理变革时期,未来究竟如何,让时间带给我们答案。
评论
未登录
游客
2014-09-13
建议基本不靠谱
游客
2017-04-20
作者肥了不少
User11131
2014-08-26
航空公司做零售是迟早的事情,只是目前中航信那个系统有点碍事,拖了大家的后退